经济发展
  • 快讯 | 中国共产党达茂联合旗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暨全旗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1月3日上午,中国共产党达茂联合旗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暨全旗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旗委书记贾保良主持第一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代表旗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旗委副书记、旗长黄龙出席并讲话。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2025-01-03
  • 达观丨从“穿堂风”到“定盘星”,满都拉口岸“过路经济”如何变“落地经济”?

    开栏语

    “达观”,是一种心怀天地的辽阔视野,它要求我们跳出局部的藩篱,站在达茂旗发展的大格局之上,审视每一个事件、每一种现象。


    “达观”,亦是一种洞察入微的深刻见地,用敏锐的目光捕捉细节,以理性的思考剖析本质,挖掘那些容易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内涵。


    达茂旗融媒体中心将开设不定期时评专栏“达观”,观大势,向未来,我们将聚焦热点,回应关切,为达茂旗的发展建言献策。



    12月5日,满都拉口岸过货量突破800万吨,提前26天完成了自治区既定过货目标。满都拉口岸从1992年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开通,到201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常年开放性口岸,完成了从季节性口岸到常年性开放口岸的华丽转身。在随后的几年里,满都拉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日臻齐全,2017年过货量突破100万吨,2018年过货量突破300万吨,2023年首次突破500万吨。2024年,满都拉口岸更是“开挂”一般,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单日过货量、单月过货量、全年过货量均创历史纪录。



    随着进出口过货量的不断攀升,口岸进出口贸易额也随之水涨船高,根据达茂旗外事办统计数据,2024年1-11月,满都拉进出口贸易额为58.84亿元,同期上涨16.52%。



    不管是单日过货量、单月过货量、全年过货量还是进出口贸易总额,不管是监管场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呼包鄂地区唯一的国家常年开放陆路口岸,满都拉口岸在2024年完成了飞跃式发展,其中有国内国际进出口市场大背景的原因,更多的是当地政府、海关、边检等部门对满都拉口岸的重视与支持推动的结果。


    面对喜人的成绩,我们当然有理由欢呼,但是在欢呼过后,还要静下心来冷静思考,要清醒认识到的是,过货量上去了,贸易额上去了,口岸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上去了吗?口岸搭台,目的是要让经济唱戏,发展口岸经济,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过路经济”真正成为“落地经济”,进而成为拉动达茂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长期以来,满都拉口岸以“过路经济”为主,进出口货物在满都拉口岸只是短暂的停留与中转,难以在当地形成产业集聚与价值沉淀。而落地经济则强调将资源、要素吸附于本地,进而发展出完整的产业链条。利用将近10年的时间,满都拉口岸已经完成了蝶变,完全具备发展“落地经济”的潜力。推动“通道经济”转向“落地经济”,不仅关乎满都拉口岸自身的可持续繁荣,更影响着达茂旗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要实现这一转型,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空间布局,坚持规划引领,用超前思维、前瞻性思维科学规划好满都拉口岸产业布局,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形成货物进出口、仓储、就地加工、外销以及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口岸经济链条。


    其次,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满都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建成物流园区道路及管网、综合停车场、封闭通道等配套服务工程,仅2024年就实施了9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但是立足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从完善的交通网络、仓储设施到配套的物流服务完整体系,满都拉口岸还有很多短板缺项,如出入境人员及货车司机住宿餐饮服务、汽车修配、能源补给等,还需要再下功夫,为“落地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满都拉口岸应该立足自身禀赋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发展诸如特色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艺品制造以及跨境电商、跨境旅游等产业,吸引相关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的经济体系,让更多的贸易活动与经济价值落地生根。


    同时,满都拉口岸还应多举措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与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与蒙方的双边互市贸易合作,让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流通,促进双方在更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建设边境畜产品加工区、口岸国际物流园区、保税区以及资源深加工区,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服务与优惠政策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推进,立足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满都拉口岸从“过路经济”迈向“落地经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转型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只要坚定信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蒙方的合作交流,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相信,满都拉口岸必将在“落地经济”的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为达茂旗乃至包头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4-12-18
  • 卷“上天” 达茂旗探索经济发展新领域

    在拥堵的早高峰打个“空中的士”,吃一顿无人机配送的外卖炸鸡,乘坐“飞行汽车”来一场低空观光旅游……那些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场景,正在悄然为我们敞开大门。而打开大门的神奇钥匙,叫作“低空经济”。


    在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中,低空经济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使命。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聚焦。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区低空空域充分释放、高效利用,低空飞行基础设施有效覆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高效运行,规章制度健全规范,“军地民”三方低空空域协同管理体系基本完善。


    在这场“天空之城”的发展中,达茂旗正在做出初步尝试。


    “快看!羊肉从天上来了!”11月30日,在包头市冬季那达慕启幕暨赛马“村超”挑战赛•卧食文化活动中,航天时代飞鸿测试技术有限公司FP981A无人机团队通过无人机低空运输,将新鲜屠宰的达茂草原羊,从天宇牧歌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空运至近10公里以外的百灵那达慕文化产业园,羊肉仅用了一刻钟就实现了从牧场到下锅的过程。低空经济前沿技术与传统美食体验相融合,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


    无人机低空运输


    此前,在远景零碳杯·达茂旗2024赛马“村超”联赛现场,由内蒙古华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赞助的达茂旗低空旅游直升机飞越四个单体建筑、百灵庙主城区、达茂旗百灵庙机场、套马沟农庄、丝路梦郡景区,完成首次亮相。为游客挣脱人潮体验飞云之上的震撼,从空中俯瞰大地邂逅草原绝美的风光,提供了发展低空旅游的无限可能。


    低空旅游直升机


    低空经济具有“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的特性。横跨一二三产业,涵盖上中下游整个发展链条,达茂旗正在孕育以“低空经济+”为基础的广泛的应用蓝图。


    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航天飞鸿公司携全家族系列化装备亮相,全景化展示型谱规划完整、系统高度自主的无人机系列产品,同时还在航展现场与2600公里外的达茂旗091基地联动,实时互联、远程指挥FH-95无人机集群,实现复杂场景下的无人机集群作战演示,全面展示体系化、集群化无人作战能力。


    达茂旗091基地


    达茂旗091基地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首个无人智能系统研练基地。基地占地7000余亩,拥有一座通航机场,一条长2800米、宽45米东西方向跑道,空域长100公里、宽50公里、高13000米。具有得天独厚的场地和空域,可提供无人系统试验鉴定、数实结合平行推演、人才培养、展览展示、国防教育等服务,累计培训国内外学员超万人。依托达茂旗091基地,航天飞鸿公司创新无人系统服务理念与模式,整合内蒙古优质的试验、靶场、空域资源,以基地为中心,构建“东西打通、南北贯穿”的试验场区,牵引带动无人系统试验飞行、“低空+”应用场景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为无人系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


    达茂旗不断探索并拓展“低空经济+”场景应用的多样化落地。达茂旗林草局党组书记吕志刚介绍道:“林草局争取上级资金,集中采购了14台大疆无人机,12个苏木乡镇各配发一台,主要用于全旗禁牧休牧以及森林草原防火的巡查监管。”同时,达茂旗将继续利用无人机监测范围广,准确性高,可控性强的优点,扩大巡查范围,助力林业工作,实现常态化巡护,为保护全旗草原资源,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坚实保障。


    工作人员运用无人机巡查监管


    当人类对天空的向往不再局限于高空的民航与航天,低空领域正悄然掀起一场变革。一个个应用领域被解锁,在低空经济这条新兴赛道上,达茂旗正在发展新的增长极,开启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天地。


    2024-12-18
  • 2024年1—9月部分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经市统计局审核反馈,我旗1—9月部分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如下:

    一、地区生产总值

    1—9月,全旗地区生产总值总量105.50亿元,同比增长12.7%,较上半年(11.3%)加快1.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0%)4.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6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71.59亿元,增长59.5%;第三产业增加值28.64亿元,增长27.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067.927.1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9月,全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高于全国(5.8%14.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4.5%)5.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14.5%)增长5.5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

    1-9月,全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4%高于全国(3.4%)51.0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5.6%)38.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58.6%)下降4.2个百分点。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月,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亿元,同比增长3.6%,高于全国(3.3%)0.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3.9%)0.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11.1%)降低7.5个百分点。

    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总量36983元,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4.2%)1个百分点,高于全区(4.3%)0.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9%)1.3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市第二。

    六、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总量11635元,同比增长6.2%,低于全国(6.3%)0.1个百分点,低于全区(6.4%)0.2个百分点,与全市平均水平(6.2%)持平,增速排全市第四。

    附:1.2024年1—9月包头市分旗县区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反馈表.xlsx

    2.2024年1—9月国家、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对照表.xlsx

     


    2024-10-24
  • 点赞!达茂旗这项工作被《经济日报》报道


    秋高气爽,正是种羊繁育的重要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巴音敖包苏木秦喜俊家庭牧场的负责人秦喜俊最近忙着培育优质种公羊。


    秦喜俊告诉记者,这两年牛羊养殖成本较高,牧场选择通过精养少养、优化养殖结构来减轻压力,发展生产。“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利用优质种羊资源和人工授精技术,培育优质种公羊,改良养殖品种,同时还能服务周边养殖户。”秦喜俊说。


    达茂旗坐落于阴山北麓、北纬41°至42°的畜牧业黄金养殖带上,背靠阴山,怀抱草原,拥有覆盖面积超过90%的天然牧场,是包头市畜牧业发展重点地区。截至8月底,全旗牲畜存栏139.72万头(只),出栏55.79万头(只),肉类总产量1.54万吨、奶产量0.57万吨。


    达茂旗农牧局局长图力古尔介绍,近年来,针对当前牛羊市场行情,达茂旗大力推动畜种改良,打造3个肉牛肉羊产业强镇,建成肉牛肉羊标准化示范养殖场30个。强化饲草料保障,在满都拉镇和巴音花镇建成中型饲草料储备库2处,引进草都公司在百灵庙镇黄花滩村实施草饲融合项目,建立健全饲草料应急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强化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应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农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尤其是持续加大“达茂草原羊”区域公用品牌宣传力度。积极延伸产业链,通过大力发展乳制品加工业,建成奶食品加工作坊56个,从而实现每吨鲜奶加工后增收2000元,间接带动20家以上养殖主体增收。


    据悉,当地农牧企业在助力地方养殖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内蒙古天宇牧歌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飞介绍,公司与农牧户签订肉羊育肥收购协议,符合条件的肉羊收购价格每斤比市场价高0.5元至1元,并给予一定运输补贴,有效解决了农牧民销售渠道打不开、产品价格低的问题,同时还能保证消费者吃到真正的达茂草原羊。


    2024-10-14
  • 点赞!达茂旗这项工作被《经济日报》报道


    秋高气爽,正是种羊繁育的重要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巴音敖包苏木秦喜俊家庭牧场的负责人秦喜俊最近忙着培育优质种公羊。


    秦喜俊告诉记者,这两年牛羊养殖成本较高,牧场选择通过精养少养、优化养殖结构来减轻压力,发展生产。“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利用优质种羊资源和人工授精技术,培育优质种公羊,改良养殖品种,同时还能服务周边养殖户。”秦喜俊说。


    达茂旗坐落于阴山北麓、北纬41°至42°的畜牧业黄金养殖带上,背靠阴山,怀抱草原,拥有覆盖面积超过90%的天然牧场,是包头市畜牧业发展重点地区。截至8月底,全旗牲畜存栏139.72万头(只),出栏55.79万头(只),肉类总产量1.54万吨、奶产量0.57万吨。


    达茂旗农牧局局长图力古尔介绍,近年来,针对当前牛羊市场行情,达茂旗大力推动畜种改良,打造3个肉牛肉羊产业强镇,建成肉牛肉羊标准化示范养殖场30个。强化饲草料保障,在满都拉镇和巴音花镇建成中型饲草料储备库2处,引进草都公司在百灵庙镇黄花滩村实施草饲融合项目,建立健全饲草料应急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强化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应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农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尤其是持续加大“达茂草原羊”区域公用品牌宣传力度。积极延伸产业链,通过大力发展乳制品加工业,建成奶食品加工作坊56个,从而实现每吨鲜奶加工后增收2000元,间接带动20家以上养殖主体增收。


    据悉,当地农牧企业在助力地方养殖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内蒙古天宇牧歌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飞介绍,公司与农牧户签订肉羊育肥收购协议,符合条件的肉羊收购价格每斤比市场价高0.5元至1元,并给予一定运输补贴,有效解决了农牧民销售渠道打不开、产品价格低的问题,同时还能保证消费者吃到真正的达茂草原羊。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