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茂旗政府欢迎您

行走的课堂,成长的足迹—— 达茂旗百灵庙第一小学开展热爱家乡、传承文化、建设美丽家乡研学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13日 10:28   作者:达茂联合旗教育局    来源:达茂联合旗教育局    【字体: 】   阅读:

当上课铃变成清脆的鸟鸣,当课本知识跳进真实的生活,达茂旗四年级的萌娃们背起小书包,迎着朝阳开启了一场精彩的研学之旅!这次,他们要化身“劳动小勇士”“文化小侦探”和“家乡建设小能手”,用好奇的眼睛、灵巧的双手,去发现家乡的秘密。

达茂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

同学们走进达茂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了多个主题展厅,通过历史文物、图文展板和多媒体影像,了解达茂旗各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建设家园的历史进程,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生根发芽。

达茂旗博物馆

踏入达茂旗博物馆的大厅,同学们瞬间被浓厚的历史氛围包围。精美的青铜器、古朴的陶器,静静陈列在展柜中,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草原的故事。讲解员老师耐心地为大家讲解:从游牧民族的迁徙足迹,到草原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从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到精湛的传统手工艺,每一段历史都让同学们听得入迷,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套马沟劳动教育基地

当课本里的劳动、文化、传承变成亲手实操的体验,套马沟的研学之旅,成了一场充满惊喜的成长闯关。从灶台炊烟到实景剧场,从田间比赛到手工创想,每个瞬间都在悄悄给时光盖章——这才是研学该有的“滚烫模样”。

第一关:灶台烟火里的生存挑战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套马沟可不是口号!同学们分组领食材、生炉火、洗菜切菜、削土豆、烩菜……平时连厨房都少进的学生们,此刻成了灶台小当家。有的同学对着生不起的柴火急得直吹,有的同学切土豆切成土豆丝,但当烩菜香味飘起来,哪怕菜有点咸、饭有点糊,每位同学眼里都闪着成就感的光。同学们都懂了感恩藏在每一次弯腰生火、每一次握刀翻炒里。

第二幕:实景剧场里的时光穿越

下午,实景剧《套马沟的人们》开演了!

演员们穿着粗布衣裳,演绎着村子里的老故事:爷爷赶着马车送粮,奶奶在院子里喂鸡,年轻人在打谷场晒粮……最动人的是村口送别的片段…同学们突然明白:每个村落的故事,都是无数人用汗水和坚持写成的活历史。

第三场:村超赛场的趣味狂欢

兔子赛跑:

毛茸茸的参赛选手们在跑道上蹦跶,有的低头啃草,有的突然加速逆袭,同学们在旁边喊着小白加油!灰灰冲啊,比自己考试还紧张,最后冠军兔子被抱起来时,耳朵还在突突抖,简直萌化了。

运粮比赛:

两人一组用手推车运粮食,有的组跑太快粮食掉了一路,有的组稳中求胜慢慢挪,原来比赛不止是输赢,更是在玩闹中感受农耕智慧。

第四站:手工农创的脑洞开花

在手作工坊,稻草、豆子、玉米皮、旧纸片成了创意主角,有的同学用纸片做成篮球场;有的同学用各种豆子做成花朵和蝴蝶…同学们突然发现:原来环保和创意,可以在泥土里开出花来。

第五课:家谱里的传承密码

在村史馆里,一场关于“家”的课悄悄展开。同学们跟着老师梳理自己的家族脉络,在纸上写下爷爷的名字、爸爸的名字…突然发现:原来每个同学的背后,是无数人的故事在支撑。写下家谱,不是记住名字,是记住我从哪里来。笔尖划过纸面,心里突然多了一份对家的温柔牵挂。

第六场:秧歌扭出的烟火欢腾

夜幕降临,灯笼挂满院子的廊檐,扭秧歌的锣鼓响起来了!村里的爷爷奶奶们教同学们拿扇子、踩步点:腰要扭起来,笑容要挂脸上!同学们的笑声混着锣鼓声,不知不觉就放飞自我——原来传统民俗的快乐,藏在每一个舒展的动作里,藏在每一声发自内心的笑里。

第七站:智能温室里的“未来对话”

以为套马沟只有传统?错了!阳光智能温室里藏着科技彩蛋:玻璃温室里,无土栽培的各种蔬菜挂着水珠,连浇水都是自动感应的。农技员说:现在种地,既要守着老经验,也要用上新科技。同学们摸着无土栽培的根系,看着传统稻田与智能温室同框,同学们突然懂了:原来传承不是固守,是让老土地接住新阳光。

尾声:走进晋风四合院,触摸时光里的古建密码

青砖灰瓦、飞檐斗拱、木雕砖雕……当现代研学遇上千年晋派建筑,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就此展开。走进套马沟晋风四合院,在一砖一瓦间解码山西古建的美学智慧,在一院一景中感受传统生活的烟火温度。

套马沟的研学,从来不是打卡式体验,而是让我们在做饭时学会担当,在实景剧里触摸历史,在村超里懂得协作,在手工与家谱里看见传承的模样。原来最好的成长,就在这沾满烟火的实践里,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悄悄给心灵埋下一颗热爱的种子——热爱土地,热爱文化,更热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

红格尔敖包

探秘红格尔敖包,邂逅《漠南传奇》

在希拉穆仁草原上,有一处闪耀着民族文化光辉的圣地——红格尔敖包,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同学们来探寻它的魅力。

一、参观敖包山

踏入红格尔敖包旅游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庄严肃穆的敖包山。山顶上的红格尔敖包,以其磅礴的气势矗立在希拉穆仁草原的最高点,仿佛在诉说着数百年来的历史沧桑。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而上,清风拂面,带来阵阵草原的芬芳。当终于登上敖包山巅,极目远眺,广袤无垠的希拉穆仁草原尽收眼底,让同学们不禁感叹敖包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经幡和哈达,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是在向长生天传递着人们的美好祈愿。

二、观看《漠南传奇》

如果说红格尔敖包是草原文化的精神象征,那么大型实景演出《漠南传奇》则是一部生动展现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壮丽史诗。这场演出不仅有精彩的马术表演和扣人心弦的剧情,还融入了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舞蹈等元素,让同学们全方位地领略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和骏马们矫健的身姿,在草原、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让同学们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诗画草原

踏入诗画草原的瞬间,仿佛打开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卷。广袤无垠的绿色铺展至天际,蓝得澄澈的天空如同被水洗过一般,洁白的蒙古包,如繁星坠入绿海,在清风中诉说着游牧民族的浪漫。微风拂过,草浪层层叠叠,此起彼伏,带着青草特有的清香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闭上眼睛,深深沉醉在这纯粹的自然气息之中。

一、草原拉练:勇敢者的征程

清晨,微风轻拂着草原,同学们精神抖擞地开始了草原拉练。路上,同学们相互鼓励、相互扶持,虽然路程有些漫长,脚步渐渐变得沉重,但没有一个同学喊苦喊累。大家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草原的美景,听老师讲述着草原上的故事。拉练不仅锻炼了的体力,更让学生们学会了坚持,懂得了团结的力量。

二、观看赛马:速度与激情的碰撞

拉练结束后,我们来到了赛马场,这里早已热闹非凡。骑手们身着鲜艳的蒙古族服饰,英姿飒爽地骑在马上,仿佛一个个英勇的战士。随着一声令下,赛马开始了!骏马如离弦之箭,飞驰在草原上,马蹄扬起阵阵尘土。骑手们紧紧地抓住缰绳,身姿矫健,他们和骏马配合得十分默契。赛马展现出了草原儿女的勇敢和豪迈,同学们也感受到了草原上速度与激情的魅力。

三、体验摔跤:力量与技巧的较量

看完激动人心的赛马,同学们又迎来了有趣的摔跤体验。蒙古族的摔跤手们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摔跤技巧,他们的动作刚劲有力,充满了力量感。

在老师和摔跤手的指导下,学生们也穿上了轻便的摔跤服,尝试着进行摔跤体验。虽然大家摔得满身是土,但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并且在体验中收获了成长和快乐。

四、学习民族文化: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草原暮色中,篝火燃起,安代舞的激昂旋律响彻云霄。当音乐响起,同学们手臂像雄鹰展翅,脚步踏出骏马奔腾的节奏!大家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要领,这一刻,安代舞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化作了同学们对生命的热烈礼赞,对自由的永恒追寻。美丽的哈达如流云般舒展,传递着“纯洁”“吉祥”的美好寓意。学习民族文化的过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哈达传递的是礼仪,服饰承载的是匠心,安代舞跃动的是灵魂。作为文化的学习者与传播者,同学们将带着这份珍贵的体验,让更多人看见民族文化的璀璨,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多元共生的精神家园。

这次研学之旅,不仅让同学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家乡的种子。相信在未来,这些充满活力的小小身影,一定会用智慧和汗水,让家乡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上一篇: 展“红色文艺轻骑兵”风采!达茂旗乌兰牧骑紧锣密鼓备战自治区艺术节
下一篇: 达茂旗有机产品新增39个,绿色发展再添新动能!